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包裝與銷售策略初探

包裝是行銷與美學的綜合科技,它涉及到包裝材料、攝影、美工設計、印刷技術、包裝管理技術、儲運技術等專業知識,又必須考慮產品特性、包裝形態、市場趨勢、消費偏好、地域差異、適用年齡階層、品牌形象等訴求對象及其它…種種因素,以求經濟效益,而發揮國內外市場的行銷魅力。

現代的經濟活動中,包裝成為市場銷售的縮影,不僅可以表現產品的特徵和建立品牌形象,同時具有增加商品附加價值和市場促銷的功能。

商品經由包裝設計所能表現的行銷戰略:
  1. 品牌(商標)名稱戰略:唯一能捕捉消費者的感性和帶來的信賴性,以及熟悉的是展現在包裝商標與品牌,往往構成商品暢銷的主因,也是讓消費者認同的標誌,亦是包裝設計的主題。
  2. 商品資訊(銷售重點)戰略:告知消費者有關商品資訊,以獨特的行銷訴求,表達商品的特有風格。
  3. 識別企劃戰略:透過合理的包裝設計程序,運用多樣性、差異性、統一性的設計表現,創造商品本身獨特的識別象徵。
  4. 商標分化戰略:在成名的商品,為分散市場或擴大市場佔有率,採用商品分化戰略,以包裝設計與商標策略的密切結合,在主商標下分化出子商標或副商標,應用於產品包裝上,借助主副或母子的相輔相成關係,達成行銷戰略目標。
  5. 差別化戰略:商品透過包裝的差別化來促銷產品,一般可應用包裝造型、品牌名稱、象徵圖案以及商品之大小、口味、品質、個性等之差別或消費群之差別,以構成商品印象的表現力和差別化效果。
  6. 分割市場戰略:迎合不同喜好的消費者需求,配合年齡、性別、價格、口味、色彩、造型、機能等市場區隔,給予不同市場的需求。
  7. 包裝文案戰略:引用創意性廣告文案或新式樣、新產品等提示,表達「畫中有詩」的意境,引動消費者的心思,產生愉悅、醉心、衝動、聯想的購買慾望。
  8. 附贈品戰略:利用包裝內或包裝外附加贈品,以捕捉消費者的購買動機,為促銷利器的戰略。
  9. 廣告同步化戰略:可運用廣告媒體,給予包裝文案和圖案同質化、統一化,促使包裝與報紙、型錄、電視等媒體廣告同步化,達到統一形象的促銷目的。
  10. 企業形象戰略:配合企業識別的開發與導入,建立產品與包裝一體化的企業統一新形象。
    依縱橫學策略觀點,將包裝行銷戰略分成橫向之組成市場考慮,縱向之商品本身考慮,分析其策略組成相關性。
  • 橫向市場策略:商標分化、銷售重點、差別化、分割市場、附贈品等。
  • 縱向商品策略:商標名稱、商標分化、銷售重點、差別化、識別企劃、包裝文案、附贈品、廣告同步、企業形象等。
良好的包裝應能賦予產品一種特殊的象徵,象徵地位、身份、年齡或性格等。此種象徵也是推銷的利器。
包裝亦可建立品牌的高貴印象,則購買此種品牌的人,如同也買了身份、地位一樣。
對於可以當禮物的商品,或在重要節日為促進銷售,而增設的禮盒包裝,可完全異於正規包裝,或僅在正規包裝上加裝飾物或另用禮品包裝紙包紮。雖然刻意的裝飾會增加成本,而導致售價提高,但售價的提高並不一定會使銷售量減少,有時高價品反而會引起消費者以此為禮物,而增加銷售。
現代的包裝已成為商品重要的一部份,唯有仰賴純熟的包裝與銷售戰略計劃,以視覺、行銷與廣告為主的縱橫學策略之觀點,來提昇商品的能見度,並打入主要的目標市場,讓優質的產品獲得市場與消費者的肯定。

品牌與行銷

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是商標的名稱,或商標的文字與記號或者是商標的一部分或全部。
品牌是產品形象的代表,與包裝的關係密切,猶如紅花綠葉,相得益彰。
品牌在促進產品之銷售方面與包裝的功能相若。
品牌是指一個名稱、術語、標記、符號、設計或它們的綜合體,用來確認一個或一群行銷者的貨品或服務,並與競爭者的貨品或服務有所區別。
品牌是靠企業和顧客兩方面一起打造起來。
企業有必要以策略及願景為基礎,確實傳達出品牌對顧客的承諾。
品牌與品質是產品的一體兩面,唯有以優良的品質為後盾,才能確保品牌的永續,並成為品質的保證。
研究證實,只要產品符合功能的基本需求,最後左右顧客購買意願的是它在關係上和感情上所得到的保障,而非全然是產品的功能特色。
換句話說如果廠商能夠透過品牌形象,細心建立起與顧客的情感連結,掌握顧客購買產品的挑選過程,發展出高品質的產品屬性,那麼依此淬鍊出的產品差異性,對手是難以複製的。
品牌就像是一個人的名字一樣,賦予商品一個好記、響亮又好聽的標籤名稱,透過品牌來建立產品的基礎,深植顧客腦海的記憶中,塑造出品牌獨特的差異性,使其商品產生價值與口碑信賴感,讓產品印象深植於顧客的心中;除此之外,對企業主來說是一個法律上的保障與無形的資產。

行銷的起源與特徵

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就有一些學者借用經濟學的一些理論,開始探討「行銷學」這個概念。
一九○一年克柔威(John Crowell)提出「農產品分配報告」,探討農產品的通路與分配制度;一九一一年巴特婁(Ralph Batles)出版《銷售、採購與運送方法》,是第一本討論製造品行銷問題的教材;一九一二年韋特(L.D.H. Weld)開始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開設「農業行銷」課程,並在一九一六年出版《農業行銷》一書,行銷一詞開始正式出現。這是行銷學的萌芽時代。
早在一九五○年代,麥卡錫(Mc Carthy)把這些活動區分為四部份,稱為行銷的四個P,茲以包裝的角度來看行銷並分述如後:

  • 產品(Product):產品+包裝=商品,包裝除了可以保護產品、增加使用與儲存的便利性、區別產品、傳遞產品的訊息外,並具有增進產品銷售與利潤的的刺激性。
  • 價格(Price):包裝之成本,直接影響銷售成本,同時,包裝精良與否亦影響消費者對價格的判斷。
  • 推廣(Promotion):包裝是不說話的推銷員。包裝配合上媒體廣告更可建立產品與企業優美的形象。包裝對銷售而言,是有效而直接的媒體。
  • 地點(Place):銷售到什麼地方,流程經過那些地方,陳列在什麼地方,以怎樣的面貌呈現在消費者眼中,均影響包裝設計之方向。
    由此可見,包裝本身是一種行銷活動。
行銷是探索、創造、提供滿足目標市場所需價值的科學和藝術。
行銷能鑑定出未獲滿足的需求和渴望。它界定、衡量、量化已被認定的市場規模和利潤潛力、精確地釐清公司可在哪些部分提供最好的服務,它也設計、推廣適合的產品和服務。
從萌芽時期就有人藉用經濟學來探討當時農業與農產的通路與分配,可見行銷學至今在市場上成功與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行銷的目的在傳達產品本身的價值訊息,傳統的農產品早期由產地透過盤商與零售商,再到顧客的手中,面對廣大市場通路的多元化,如何緊密的結合產與銷的功能,如何打破傳統構思創新的行銷手法,將產品、價格、促銷、通路的組合靈活運用,以真正達到行銷活動的目的。

以上摘錄商業設計學報資料

原研哉的包裝設計作品案例

日本設計中心始創於1960年,當時由一組平面設計師、攝影師、文案寫作人等專材組成。在過去數十年,在永井一正先生的掌舵下,業績彪炳,人才輩出。配合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設計中心的內部組織亦相應成長變革,設立了多個部門,計有企業形象部門,包裝設計部門等;亦有以設計師個人主持的工作室,原研哉設計研究室,就是典型的例子。原研哉工作室的業務範圍包括有海報、包裝、推廣專案與活動計畫等整體設計工作。伊勢丹、味之素、竹尾花紙、米其林車胎、華高萊內衣與曆家威士忌酒等,都是他的客戶。



《一本書》月刊宣傳海報系列,1997

  原研哉是80年代末期,受竹尾花紙公司的委約,策劃竹尾花紙展,來香港進行中國民間用紙的研究工作。他對中國香燭店和衣紙店內的民間紙品很感興趣。那些材料亦豐富了他設計的竹尾紙展的內容。不久,收到由他設計的竹尾紙展精美請柬,赴日參觀了這專題展覽,同場更展出了香港設計師協會設計展的獲獎作品。

  原研哉的海報是令人非常欣賞的設計,由90年起,他設計了多個竹尾紙展的海報系列,那種帶著典雅個性的前衛設計風格,實在是日本新一代設計師的風範。運用高超的電腦繪圖技巧,而有完美無暇地蘊含著日本的傳統文化精神。他的一系列以吉祥圖騰為題材的海報,就是將這種創意與技巧造出成熟的作品,國際評委一起把它評為亞太海報展的金獎佳作。

  原研哉的包裝設計亦沒有感染著商業市場上的濁氣、雅致悅目,它在市場上具有其促銷的吸引力。他認為自己是位傳達設計師,他包裝設計不只關心促銷的功能,而重點在如何以適當的資訊,使消費者瞭解產品的特質。他服務的客戶包括有商業品牌、企業和國家活動與社會活動的視覺形象規範等。

一、原研哉設計研究院作品

  “美心”咖啡是一種日常飲用的產品,包裝傳遞著一種簡便實用親切感,設有浮誇的裝飾語言。
下圖為“美心“咖啡包裝,1999,創作總監:下田理惠。



  兩種咖啡的包裝,如下圖。該包裝其一表現咖啡的香濃口味,另一種則突出它的高貴品質。1996、1999,創作總監:為井上幸惠



新瀉縣岩船米的包裝(見下圖),是以有機土壤和有機肥自然種植的最上等級精糧。日本的米糧分不同的等級,這岩船米包裝要表現最上等的形象。設計運用了最樸實的風格與紙料的應用,使包裝簡潔明快,而更能傳遞產品的特性和環保的資訊。1999





二、關於原研哉

  原研哉曾為多項日本政府的國際活動設計視覺形象推廣的專案,除上述《2005年日本世界博覽會》之外。他為長野冬季奧運會的開幕與閉幕儀式設計了兩本節目紀念冊,都是高水準的作品。

  原研哉生於1958年,是日本中年一代非常活躍的設計師。1977年開始在大學進修設計學,1982年投身設計行業,1983年加入日本設計中心至今,1992年在日本設計中心內成立原研哉設計研究院。十多年來,原研哉在日本和海外獲眾多獎項,亦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多所博物館收藏他的作品,並出版有兩本著作,均獲肯定的評價。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樂活農業-以行銷設計帶動台灣新契機

Ⅰ . 農業深度遊
  樂活農業將發展農業深度遊與農業精品,其中 農業深度旅遊結合慢活森林、漁釣鯨賞及農村休閒,台灣有休閒農業區 67 處、有 189 家 登記 休閒農場; 97 年農村休閒年產值 74 億元(含農村休憩產業 17 億元),遊客人數 959 萬人次,其中 63,739 人次來自國外。台灣亦有 18 處森林遊樂區、 8 處自然教育中心及全國步道系統; 97 年森林生態旅遊事業年產值 33 億元,遊客人數 480 萬人次。漁港 77 處, 266 艘娛樂船停泊,每年載運遊客 120 萬人次海釣或賞鯨;淡水漁人碼頭每年參訪 100 萬人次以上。重要措施包括:
( 一 ) 新經營模式
  籌建 3 處 1,000 公頃 以上平地森林遊樂區, 打造節能、減碳之優質生態知性園區 ;推動遊艇港領航計畫,設置 4 處遊艇專用泊區與 2 處示範級休閒漁港; 推動 4 處示範級休閒農業區,建立休閒農場識別標章及服務認證制度,推動農村再生建設具田園之美的 310 社區,運用資通訊技術,建立動態與友善的全球化資訊平台。
( 二 ) 新市場開發
  加強創造優質生活與人文環境,導入在地文化特色與農業體驗活動,依據不同客層,開發多元主題遊程, 推出健康養生、親子知性、 體驗 學習、美食饗宴、紓壓療癒等主題遊程,結合 銀髮養生遊、目前最夯的鐵馬活力行,開發賞鯨及生態發現遊,農村體驗住宿 (farmstay) ,以及田園特色精緻美食文化遊,例如台灣虱目魚不論在養殖、繁殖、吃的藝術堪稱世界地一,結合農業一加二再加三的六級產業,為產業加值與升級 ;並開發國外新興市場, 拓展馬、日、韓及中國團客,星、港、歐美背包體驗客, 推動「機票 + 農場」便利行,以 邁向國際旅遊市場,預計 4 年後達成吸引遊客 3 千萬人次以上,產值倍增為 199 億元 。

Ⅱ . 農業精品
  農業精品重點為 發展 台灣茗茶、農村美酒、經典好米、竹製精品、金鑚 水產 及 優質 畜產等 6 品項, 台灣茶葉總產量 1.7 萬公噸,其中產銷履歷及產地證明標章之精品產量 900 公噸,產值 9 億元。農村酒莊 23 家,製酒量 20 萬公升,產值約 1 億元。糙米總產量 117 萬公噸,良質米 96.2 萬公噸,品質優良精品米 2,500 公噸,產值約 4 億元。傳統竹材產業產值約 1 千萬元,推動產型開發竹製精品,包括竹炭、竹藝品、精緻複合竹材等,產值約 20 億元。漁業國內超低溫鮪魚、蜆精、烏魚子及海鱺等 11 項產品,產值約 8.8 億元。優質畜產品,如雞精、烏骨雞養生膠、甘醇熟成火腿、膠化蛋等,產值約 29 億元。
  農業精品就是透過新科技研發以及新經營模式,選擇將農產品中具有地方 特色 、高 單價 、高附加價值、商品化,可供觀光客購買之伴手禮,發展成高潛力市場農產品精品。 重要措施包括:
( 一 ) 新科技研發
  研發常溫保存及冷凍保鮮技術,延長賞味期、運用傳統釀酒工法,酒,區隔結合生物科技產製農產特色商業化產品、開發竹製精品核心技術,擴大產業應用。
( 二 ) 新經營模式
  擴大產地標示與驗證,加強多元化行銷、輔導業者建立台灣共同品牌,農民組織與加工業者、通路商策略聯盟、推動品質驗證與 ISO 國際標準形成國際鏈結、配合中國觀光客來台,推動「台灣下單、中國取貨」機制。
( 三 ) 新市場開發
  結合當地產業文化,融合農村美學、觀光旅遊、電子商務,行銷農業精品、配合農村旅遊及消費者需求,開發具產地特色之旅遊伴手禮。

  農業精品係由設計、調製、包裝、行銷手法,塑造農產品具機能性、高附加價值、友善環境等精品形象,例如透過「海角七號」電影能成功 打響 南投縣信義鄉的「馬拉桑酒」名號,造成搶購的風潮, 台灣 首富郭台銘就以台灣好米當作訂婚的拌手禮,帶動「台灣人吃台灣米」引水思源思惟及禮品新風氣,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成功案例。因此, 發揮國產茶、米等產品衛生安全及地方特色,擴大產地標示與驗證,區隔進口產品,以產業文化與鄉土風情加強行銷。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台灣經驗-美學體驗穿透力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如何應用新生活設計美學以提升產業吸引力?

生活設計美學具有哪些內涵及表徵?
生活美學如何融入地方特色產業?
具體的案例有哪些?有何特色?

產業在各階段的競爭重點不同,二次戰後物資匱乏,故生產數量決定市場佔有率,隨著經濟條件改善,成本和品質是產業競爭的重要參考指標。
到了社會生活逐漸小康富裕,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包含式樣、技術、創新和速度。
產業競爭在當前,除了實質的指標,亦包含設計、創意、美學這些可以大大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的主觀感受。

注入文化能量 提升地方產業競爭力

台灣的地方特色產業是結合當地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獨特性產品,經過群聚效應和官方資源推廣給外界。
地方特色產業的特色係指業者透過與地方連結,創新產業活動與產品,建立在地居民和外來者的認同感。
根據類別可以分為農漁特產品類,如白河蓮子、東港鮪魚;其次是工藝產品類,如三義木雕、屏東原住民的琉璃珠;田園休閒類則是如竹子湖的海芋、新北投的溫泉。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陸定邦指出,地方特色產業為產業活動與地方連結的優勢商業機制,而地方文化產業則是透過在地文化、觀光、體驗,提供一種新穎的經營型態,當地方特色和文化結合,可以提高地方特色產品的附加價值、改善生產技術、將產品精緻化、加上五感體驗,可有效提升地方特色產業的質感和市場競爭力。
其中,注入產業設計和文化能量可以減緩地方特色產業進入成熟期之後的競爭力衰退。

下一個產業型態 OCM

陸定邦表示,地方特色產業的養分來自生產、生活與生態,生產者利用優勢建立產業化機制,群聚得以提供多元的生活化服務,集中行銷資源形成區域內的產業生態。
消費者透過業者群聚的競爭合作關係,體驗到三生產業的內涵。
在經過OEM(代工生產)、ODM(設計生產)、OBM(品牌生產),陸定邦認為下一個產業發展型態是OCM,Our Creativity / Culture and manufacturing,以文化創意能量進行生活美學設計和生產,在體驗上不斷創新,給予新的刺激,而所有的產業價值都需乘以美學設計的力道,以知識與創意為x軸,情感和美感為y軸,在四個象限中組合出雅緻知性、適性態度、優美感性、獨特品味等品質,為產品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摘錄】「台灣地方特色產業前瞻與發展-掌握地方魅力經濟DNA」
國際研討會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發展一鄉一特色產品「地方特色產業」計畫


「台灣地方特色產業前瞻與發展」研討會

借鏡國際經驗,發展台灣在地魅力經濟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近年深耕「地方特色產業」計畫,以建構「一鄉一特色產品(One Town One Product)」為目標。此舉和世界趨勢吻合,在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地方特色產業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也是振興地方經濟的活水。

日本大分縣在30年前開始推動OVOP(一村一特產)計畫後,帶動週邊國家師法,各地依據在地特性發展出各國獨特經驗。為了汲取國際成功\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的經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11月3日假高雄左營蓮潭國際會館舉行「台灣地方特色產業前瞻與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泰國、尼加拉瓜、日本及台灣的專家,交流各國案例執行經驗,互相研討學習,瞭解各國政府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之政策模式,以及拓展地方政府及特色產業業者國際視野,達成接軌國際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趨勢之效益。


台灣OTOP新印象 躍向國際舞台

研討會會場也展示2009 年OTOP 設計大賞得獎作品,此獎項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運用地方特色結合創意巧思,引導傳統產品創意升級,讓地方特色產業及設計美學更貼近大眾、傳遞出台灣各地之生活文化與在地精神,為地方特色產業注入嶄新的生命力。
2010 年的甄選主題設定為:『台灣新印象』,著重於從來台之國外旅客角度構思代表台灣形象之商品設計,透過優質設計加值地方特色產品,聚焦在台灣帶給國際友人的三大印象:寶島美麗風光、地方特色文化及熱情友善的生活型態。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農特產網路行銷活動

嘉義諸羅-竹崎農特產網路行銷活動

阿里山是台灣知名觀光景點,許多外地遊客可能都不知道前往阿里山途中會經過嘉義縣竹崎鄉,竹崎鄉農特產眾多,產品講究健康天然廣獲消費者喜愛,「嘉義諸羅-竹崎農特產群聚網」即由竹崎當地業者共同組成的網路群聚,竹崎農特產網站共有十家竹崎鄉最特色產品所組成,包括有嘉展農特產(梅類)、三源行(手工包)、義崎餅店(古早大餅)、旺來農產行(筍殼魚)、聖林堂(綠豆癀)、奕利的店(咖啡香腸)、新玉成號(芋頭酥)、美玉商行(蜜棗)、培宏茶行(阿里山珠露茶)、達興茶葉(阿里山烏龍茶金萱茶)等共計十家,將竹崎鄉具有特色的農特產品,透過網路平台通路行銷分享給網友創造商機。


竹崎農特產群聚這十家業者年齡幾乎都較年長,且對網路行銷相當陌生,為讓他們都了解網路行銷概念,必須花較多的時間與群聚成員溝通,解釋架設本網站整體計劃及網路行銷的用意,很多問題必須至現場與群聚成員們討論溝通了解其需求,並以問卷方式為輔讓群聚成員詳細寫出所面臨問題,再針對其問題分析找出最佳解決方案,讓群聚成員們了解自家產品如何透過網路行銷,找尋更大商機;值得一提的是,這十家業者均由全家大小一起參與網路行銷,親子共同創業,均期盼代代傳承的家鄉美食和風味,推廣至網路世界。

在推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群聚成員們有信心,且願意抽空參與是關鍵之一;並要持續不斷關心了解他們的需求及提供必要的支援服務,並全力提供行銷方面的資訊與群聚成員們討論交換意見,在訪視時會撥空至成員們的實體店面了解其營運情況,並提供意見建議改善方式供其參考,記得其中一家成員的產品是蜜餞類,她的實體店面離竹崎親水公園近且位於馬路邊,建議運用現有設備,只要調整產品展售位置及提供免費試吃方式,吸引遊客路過時願意停下腳步進來休憩免費試吃進而選購,就有機會行銷她的產品,依此概念將旅遊與美食結合發展出美食地圖資訊置放於網站內,豐富網站內容的資訊。

擬訂行銷策略

一個好的行銷策略應該如洋蔥一樣,必須一層層找出問題並分析其核心價值,擬訂出可執行方案,必須針對網路消費者的需求深入分析,如本案群聚網站定位為旅遊與美食的提供者,做進一步市場區隔及定位,且必須將目標鎖定在最具吸引力的市場區隔上,可分三部份說明:

a.市場區隔化(Market Segmentation)

可將本群聚網站網路行銷與旅遊路線結合,因應現在週休二日的休閒旅遊風氣,加強網站旅遊及建議行程資訊。

b.選擇目標市場(Market Targeting)

針對嘗鮮及喜愛DIY消費者給予附加價值資訊,如食譜等。

c.市場定位(Market Positioning)

建議定位為「旅遊健康美食」為目標,並與目標顧客透過「鬥陣來去嘉義竹崎趴趴走嘗美食」活動進行溝通。

創造話題

導入方法創造話題透過媒體露出效益最大,本次則辦理記者會形式以『十對親子十個奮鬥創業故事 嘉義竹崎正上演中!』為議題,以故事性圍繞親子間因使用網路行銷意外促進親子溝通為引子,從好奇角度引起消費者注意網站,並結合購買關鍵字相輔相成下,再拓展至旅遊與美食之資訊,引發消費者對群聚成員的商品產生興趣進而購買。

由於竹崎農特產品知名度不高,需透過關鍵字購買,另外再結合竹崎鄉公所提供的資源舉辦「鬥陣來去竹崎趴趴走嚐美食」網路活動記者會,透過媒體報導讓網友認識竹崎鄉及當地群聚業者的特色商品。除此之外,規劃美食地圖設計兩條專屬旅遊路線,每一條旅遊路線安排5家群聚店家結合於路線上;讓更多人來品嚐竹崎鄉的特殊美食,只要輕輕點進活動網頁,輕輕鬆鬆逛完十家店之後,就可以下載折價券,購物滿額折價,吸引網友安排一趟芬多精的美食之旅,並整合10家業者商品互為搭配,建議具有特色的DIY食譜,這一動作也讓業者本身找出自身特色及進行產品差異化。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整合各方資源發揮最大效果;所以不論是軟協、群聚成員、開運團隊、網路行銷顧問師及當地鄉公所,是一個team work,如何扮演好其角色就是必須分工,這次很幸運在群聚代表及軟協、開運團隊還有竹崎鄉公所的鼎力相助支持下一同推動,透過記者會及購買關鍵字相輔相成下經媒體報導創造話題後,流量從原100人次在經過兩波計13家媒體報導露出後,三週時間網站總人次達 113,015人次,在短短三週透過各方的資源及努力下將預算發揮至最大效益。

網路來的客人很重視口碑,服務不好及產品品質不穩定很難再吸引網友再次光顧。並向群聚業者強調除了把產品做好外,會員經營及定期發送EDM等維繫客戶動作一定不能省略,最重要是用心、專心地經營網路店面,同時,突顯商品差異化、定價策略及持續創新,並快速回覆消費者留言。網路行銷不僅能讓店家省思產品的行銷方式,更能針對顧客群的購物需求分析產品的銷售及研發創新產品,使售後服務更為完善。

在經過這一番努力後,群聚代表陸續反應成員們從網路也漸漸收到訂單,透過網路平台行銷通路,讓群聚店家對網路開店更具信心,使他們又重燃起一線商機,創造事業另一高峰。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臺中縣優質農特產品-行銷中國

臺中縣優質農特產品參加「2009年秋季上海國際食品展」

2009年秋季上海國際食品展將一連舉行三天,臺中縣政府展出的農特產品包括豐原市農會的椪柑;東勢鎮農會的椪柑、甜柿、雪梨、梨脆片、甜柿脆片、梨醋以及甜柿醋;大甲鎮農會的香芋片、芋條、芋丁;后里鄉農會的火鶴、文心蘭;大雅鄉農會的麥鄉三合一、雅珍五穀奶、紅薏仁芝麻黑豆粉;新社鄉農會香菇、杏鮑菇泡菜;石岡鄉農會的金針菇、杏鮑菇、柳松菇;霧峰鄉農會的霧峰香米、秀珍菇脆片;太平市農會的蜂蜜、龍眼乾;和平鄉農會的茶葉禮盒及茶包等,種類多、品質優,盤商詢問度相當高,試吃後也稱讚有加。

張副縣長與工作團隊則賣力向參觀展覽人潮推廣臺中縣優質農特產品,並強調臺中縣的農特產品安全、安心又對味,值得消費者信賴與喜愛。

農業處表示,兩岸交流日益頻繁,臺灣農業在大陸知名度漸響,臺灣許多優質的農特產品在大陸受到歡迎,例如臺中縣和平鄉的茶葉、甜柿等早已深受大陸消費者的青睞,希望透過此次國際展出,讓大陸消費更進一步認識臺中縣的優質農業,並向大陸貿易商推薦臺中縣優質農特產品,增加訂單,以提升農民收益。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農業行銷理念、實務與技巧


行銷戰略指導原則

  •  價值通常不會自動出現,必須努力創造。
  •  與競爭者以互利、妥協的雙贏空間,建立自己本身最佳獲益程度。
  •  以「市場區隔」理念持續開拓不同新市場發展,不要在同一市場直接競爭。
  •  尋求「改變遊戲規則」,或採取「策略聯盟」、「質量互變」、「時空互換」、「團結弱小」、「拉長戰線」策略。
「整合行銷包裝設計」攻略

 由專注於宣導產品的性能與效益之傳統行銷模式,演變為「協調運作各項訊息,使它們的影響力達到最大」以深具感染力的整合行銷方式,塑造一個讓消費者悸動或認同的全新體驗之最新行銷法則。

 辦理農業行銷等活動亦同,不能單靠一己之力﹐而是要引進各領域的組織來豐富活動內容﹐並且整合各單位的專業技術,發揮『整合行銷』的效果。

市場區隔理念

 市場乃由許多不同需求的個人或異質團體所構成。單一產品必定無法滿足全體消費者,經營者亦無法提供可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 市場區隔乃是從異質大市場,劃分為若干特性相異的小市場,並從中確認最具潛力的目標市場,了解目標群眾特性,方可擬定正確行銷策略。

行銷理論機制

 由於產品日益同質化,傳統的廣告行銷已無法吸引多變的消費族群,行銷人應藉由提供深具感染力、創意性及感官上的體驗與互動,深化顧客對產品的親切感受,進而建立品牌忠誠度。
 而戰略明確、目標群精準、內容設計獨特的「活動」(event)將對體驗行銷產生事半功倍的利器。
 縣行銷活動設計,期望讓縣產品『引爆流行』 ,須以「精心掌握消費心理的行銷活動設計」讓參與者藉由品牌印象、滿意度的提升促成購買行為,並引發「意見領袖正面活化作用」,製造成熟的流行環境,達成產品暢銷效果。
 辦活動只要找到並掌握【製造流行風潮的規律】,利用一些【設計的小動作】就能産生【資訊傳遞巨大的變化】。
 活動前的腦力激盪籌備會,以系統性OST共識營產出結論導入是很重要的 。一場成功的『引爆流行』活動 應當如同一項藝術品的誕生 可塑造無形的企業形象(或業務發展形象),累積企業(或業務發展)的後續公關資產。
完美活動結果是來自於【正確的策略主軸、完整的創意發想、企劃與天衣無縫的執行能力】,每場活動加入『與眾不同的創意』。全方位企業整合行銷角度,策略運用各項活動產生的力量,強化組織與消費族群間的溝通管道,主動行銷出擊。
 「活動行銷」Who不是重點,Whom才是關鍵;誰來辦活動不是重心,為誰辦活動才是行銷重點。

擬定果品促銷展遊戲規則

  1. 明確訂定展售場『展為主,銷為輔』而非黃昏市場的策略觀念。
  2. 製訂促銷展售遊戲規則,參展者簽署展售場公約。
  3. 進行品質評鑑競賽活動,拉抬產品價值,建立消費高品質高價位印象。
  4. 評鑑選出一、二、三、特級獎之品質梨果,進行炒作價格之競標活動,建立高品質高價位印象,並製造新聞。
  5. 展銷現場『展為主,銷為輔』策略,統一牌價,控制展銷現場價格,不得殺價賤賣。
  6. 限定進入展售場品質條件門檻,甜度11度以上才准予進入會場。
  7. 展售場執行戴明全面品質管理觀念。全面品質管理(TQM)主張第一次就把產品與服務完全做對,而不要等到做完以後才再檢查是否有錯。因此展售場活動前先進行沙盤推演。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農特產品包裝


北埔柿餅

  新竹縣北埔鎮獨特的九降風(9月降臨的東北季風),加上客家人勤奮巧手,造就出香甜之黃金柿餅與美麗之曬柿場地景,每年9~12月吸引許多民眾與攝影師造訪此地,近年扶植之柿染工藝亦爲新埔鎮增添豐富的色彩與生機 。

  北埔柿餅是聞名全台的產業之一,同時也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行業,自從農委會與北埔鄉農會合作在北埔南埔村展開「富麗農村」農業生態休閒文化園區計畫以來,藉著計畫的推行,有機農業的推廣、農村生態、文化維護,以及產業觀光導向新契機。

  北埔鄉農會在有系統規劃推動下,辦理的柿餅季,配合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並以文字、音樂、表演等不同方式,和產品包裝的改進,副產品研發等,帶領民眾走訪農村,親身體驗農村的文化。由於產業與文化結合,不僅是讓農業的永續經營帶來生機,也為都市居民增添一處尋幽訪勝,休閒農業的觀光景點。



  北埔柿餅名聞遐邇的原因,主要得力這裡的九降風所賜,因為地勢的關係,這裡所吹的九降風,乾冷、濕度低,造成柿餅的表皮風乾程度較快、更Q,吃起來皮薄多餡,令人覺得甜美可口。
  北埔鄉約有 120 公頃的土地種植石柿,從產、製到銷售都是一貫作業,因此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的柿子產季,從街頭到巷尾都可以見到削柿製餅的人家,只見黃橙橙的一片,四散著柿香味。

柿餅

柿餅的製造可說是「靠天吃飯」的行業,柿子在七天的製作過程中,可說是一道「天然除濕」的過程,柿農利用秋陽和乾燥的北風加上壓捏的動作,去除柿果內的水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空氣中的濕度。

北埔柿農每到秋收季節,最期盼的就是九降風──農曆九月颳起的北風,因為九降風乾冷,濕度低,做出來的柿餅甜美健康可口。



北埔柿子屬「石柿」種,果肉纖細甜度高、富韌性、口感佳,加上新竹特有的「九降風」乾冷溫低,可做出甜美可口的柿餅。大湖村是柿餅的主要產區之一,採柿季節為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下旬,目前北埔鄉農會在上大湖設有一處柿餅加工廠,服務鄉民柿子採收加工。

柿子的加工

  • 柿餅:將成熟度約七、八分的柿摘下,經過刨皮、鋪曬、壓捏、烘乾殺菌等手續,成為風味獨特旳柿餅,是北埔地區遠近馳名的柿子產品。在低溫冷藏下可保存較久。

  • 柿乾:柿餅再繼續乾燥到變硬的程度,即成為柿乾。
資料來源:新竹縣北埔鄉農會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拜訪台灣設計界的大人物

10/25(日)下午拜訪王鍊登教授、趙國忠教授與同學一起暢談人生經驗。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對話」彰化福興穀倉文化創意國際雙年展

展出時間:2009/10/17-12/17
彰縣文創國際雙年展 福興穀倉變身藝廊

彰化縣福興穀倉從歷史建築變身為藝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承辦的「福興文化創意國際雙年展──對話」,
邀請台灣、日本、韓國、英國、瑞士、香港與印度等國的藝術家參展,
讓穀倉也成為與場域活化對話的一部分。
策展者台師大教授林磐聳表示,
「對話」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
以藝術元素搭起溝通、理解橋樑,
提供創新想像的展現平台,
這次展覽安排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商業、自然與人文、
本土與國際、男性與女性、青年與熟年等
不同面向的相對組合作品進行「對話」。
此外,也邀請在地鹿港的工藝家參展,
讓「對話」範圍擴大到在地與國際。
福興穀倉原本是歷史建築,
當老建物的穀倉功能不再,
轉換為藝文展覽空間,
展覽空間本身就是與場域活化的最好對話。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台灣設計博覽會-台中舊酒廠文化園區


「回歸設計本質Design Essence」
2009台灣設計博覽會,帶你回歸最初的感動
由經濟部工業局、台中市政府及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共同主辦,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的2009第七屆台灣設計博覽會,於10月2日起,於台中創意文化園區展開為期17天的展覽,過去設計博覽會曾創下高達38萬參觀人潮的佳績,今年首次與台中市政府合辦,結合全新的地點與地方風情,必將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感受,創造更輝煌的佳績。
設計除了要追尋技術及美感的精進,更重要的是要將人文關懷融入其中,因此,今年的設計博覽會主題定為「本質」,呈現反璞歸真之意涵,讓設計回歸至原點思考,停一停、想一想,透過設計,我們可以改變世界,讓更多的關懷,更多的反省,透過設計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活動執行單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表示,本次設計博覽會主題定為「本質」,是希望透過活動主題省思設計的初始,無論是於人、資源、土地、感動還是創意,在過度包裝後反思並探索設計的原點,讓設計回歸本質,在大環境不景氣下,讓設計可以符合消費需求,解決人們的問題,進而可以貼近並感動人心。因此,在今年的主視覺設計上,便是以「回歸設計本質Design Essence」為主要概念,希望設計可以去蕪存菁,找回最初的感動。
設計博覽會主視覺設計團隊「唷吼設計」設計總監黃建偉表示,主視覺的設計概念以「本質」為中心進行發想,試圖呈現設計師的任務與影響力,並以對外界的關懷,及對內在的省思為依規;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成為平衡眾多想法及概念的掌舵手,深度思考設計的任務及意象合諧並傳遞理性與感性的平衡點。
黃建偉總監表示,雲朵圖象徵設計師的想法及創意,有理性觀點及感性訴求;每一朵雲中的圖像皆傳遞不同的代表意義,無論是對自我的反思、對地球的關懷、對資源的珍視還是對人的關懷與感動等。運用平衡的連桿串連,並由設計師的手輕巧拎起,表現對設計任務的熱誠、關懷、理性與思考,巧妙的傳達出年度主題「本質」。
2009台灣設計博覽會,無論是在策展內容、場地、活動主題及主視覺,都將帶給大家全新不同的感受,透過設計博覽會全方面對「本質」的多元化詮釋,邀請大家用心體驗設計所帶給人們的感動。

設計實務研究之成功案例分析

農特產品之創意行銷策略─以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為例

緣起 :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境,面積達1422平方公里,占全南投縣三分之一的總面積,也是全國僅次於花蓮縣秀林鄉的第二大鄉鎮.信義鄉總人口約兩萬人,有平地人,客家人與原住民.其中,原住民又以布農族為主.信義鄉的發展推手當屬信義鄉農會,信義鄉農會自詡為「信義鄉產業文化推動者」,除服務農民之外,還推動當地農產行銷,品質提昇,品牌建立與文化傳承等.為了能將信義鄉的精緻農業文化推廣出去,信義鄉農會於92年成立信義酒莊,又於96年成立梅子夢工廠園區.信義鄉農會,信義鄉酒莊與信義鄉梅子夢公園所推出的各項產品,皆融入當地文化故事,將當地特有的雅緻悠閒生活質感融入商品的構成元素,譬如頗受歡迎的「小米唱歌」,「山豬走路」,「長老說話」,「忘記回家」,「梅子跳舞」等,都相當有意思.最近因為海角七號而爆紅的「馬拉桑」小米酒也是出自於信義鄉農會酒莊。





信義鄉農會商品

信義鄉農會除了一系列的梅子製品之外,還有名聞遐邇的信義鄉酒莊. 供應信義鄉特有農產所釀造的一流品質好酒,信義鄉農會酒莊的酒包括:.長老說話 .忘記回家 .梅子跳舞 .小米唱歌 .狂野.梅花醉 .柔水 .山豬迷路 .三角關係 .信義風情禮盒 .梅子酒莊禮盒 .狀況人生禮盒 .一起醉快 樂禮盒 .青梅竹馬禮盒 .慶煙梅禮盒 .拚命三郎 + 恰北北 (陶瓷造型酒特別版) .拚命三郎 (陶瓷造型酒特別版) .恰北北 (陶瓷造型酒特別版)

《商品特色》

信義鄉農會食品加工廠,所自行研發出產品約有十餘項。除了產品多元外,信義鄉農會食品加工廠一直秉持著健康自然的原則及原料必須產地精選的標準,在加工的過程中,除採用傳統健康自然工法外,更是以鹽、糖取代大部份而且不加香料及防腐劑,信義鄉農會精心桃選每一項添加原料,為的就是希望每一位顧客能因產品而更加健康、自然、美麗。
信義鄉農會近年來推出的梅子系列商品,因包裝設計獨特及產品故事性強,一改外界對傳統地方農特產品的刻板印象,成功地打響名號。
整個設計團隊中,辜昭傑是靈魂人物,從產品設計到故事引述,幾乎出自他的手。不過他則謙稱,產品受到大家青睞,是農會團隊努力的結果,個人不敢專美於前。

南投縣信義鄉農會食品廠、酒莊副廠長辜昭傑

正港信義鄉「出產」的辜昭傑,從小卻在台中唸書。夢想成為一名設計師的他,廣告設計系畢業後即進入廣告界,朝自己的理想前進。24歲時,與朋友在雲林技術學院附近合夥開PUB,不過卻因大夥沒經驗,又不擅經營,最後不堪虧損,只能關門收攤。

 當時心灰意冷的他接受了父親的建議,回到信義鄉,在農會擔任一名約聘雇人員,主管的業務是肥料。
 形容當時自己的工作,美其名是掌管農會的肥料,實際上倉庫裡只有自己一個人,他是校長兼撞鐘,有農民打電話來叫肥料,就鎖起倉庫大門送貨去了。
 雖然做的與從小自己的夢想有很大的落差,但在那段日子裡,他開始對生長的土地有一番不同體驗,而且對農民憨厚質樸與待人真誠的精神深受感動。一年後,農會招考正式人員,考上農會的他,至今已在農會待了10年。
考進農會後,他進入食品廠做業務。後來政府要開放民間釀酒,信義鄉農會爭取成為第一個政府核發的合法民間酒莊之際,有一天,知道辜昭傑做過廣告設計的食品廠廠長張勝正,要辜想想將來農會出產的酒要取什麼名字、如何包裝。
信義鄉農會的第一支酒「狂野」自此誕生。
 接下來,辜昭傑發揮設計長才,結合信義鄉原住民部落的文化特色和在地傳統歷史,陸續開發了「小米唱歌」、「梅子跳舞」、「長老說話」、「忘記回家」等產品,其可愛的小圓錐造型,引人入勝的豐富故事,一舉打響信義鄉農會產品的名號,聲名甚至遠播到國外。
後來的「山豬迷路」、「好好酵」、「解運一醉倒梅」等產品都是秉持類似的風格。
 為什麼會將酒瓶設計成小圓錐體?一向愛搞笑的他說「布農族傳統文化中有巫師一職,而巫師研製東西時,不是都會拿個三角瓶,這裡倒一點,那裡加一點嘛,構想就是這樣來的」。
 辜昭傑筆下的人物都是來自生活周遭的親友同事,故事則是取材自部落間流傳的傳說。
愛搞的他甚至還將自己入「畫」,醉倒梅產品中那個看起來很ㄙㄨㄟ的傢伙就是他的自畫相。他認為地方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要讓當地人看了後能會心一笑,否則就失去了當地特色。 

成功案例分析─品牌行銷

東勢鎮農會 「吉利市」品牌行銷



關於 吉利市

台中縣東勢鎮因地處中央山脈與台中盆地之間,受氣候、地形影響,雨水充足,氣候溫和宜人,非常適合高經濟性之果樹成長,故大量栽培柑桔、水梨、甜柿、桃子、葡萄等水果,為山城之農特產品,聞名全國。

台中縣東勢地區種植的水果

  • 【柑 桔】是市場上的金字招牌,品種主要是椪柑、桶柑、與茂谷柑,甘甜濃厚,汁多,品質極優。
  • 【高接梨】為全國最大生產區且是發源地,利用高接技術,讓低海拔地區亦可生產高品質的溫帶梨。
  • 【甜 柿】由日本引進種植成功,果粒大,果色佳,營養成份豐富,是東勢地區產的高貴水果。

  今將三種水果的字形與發音排列組合運用,東勢鎮擁有良好天然生活條件,是最適合發展農業觀光、休閒居住的地方,在此將我們出產的各種農特產品,由本會推出「吉利市」品牌為名。「吉利市」期盼東勢鎮是永遠大吉大利,柿柿(事事)吉利之山城市鎮(GENESIS)。


吉利市 GENESIS

  吉利市英文品牌名為「GENESIS」讀音與「吉利市」相類似,中文解釋為創始、發源地與及桔(茂谷柑、椪柑)、梨(高接豐水、新興梨)、柿(甜柿)皆為東勢地區最富盛名,且是真正發源地的深層意義。

圖案設計涵意

  1. 全圖是一棵大水果圖案,內含本鎮出產的三大宗水果為桔、梨、柿。
  2. 將桔、梨、柿三個字的木字邊去掉,即為「吉利市」,代表東勢鎮是好山、好水、除水果生產外也是最適合發展農業、觀光休閒的吉利山城市鎮。
  3. 水果圖案下方綠色山形是代表東勢鎮的肥沃丘陵土地出產著名各種水果,英文字Genesis讀音類同「吉利市」,中文解釋為創始、發源地,正好也符合桔、梨、柿產業在東勢鎮的發展歷程。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小小攝影家的異想世界》觀後心得




電影名稱 :《小小攝影家的異想世界》
原名:《Born Into Brothels》
導演:莎娜.布里斯基(Zana Briski)和羅斯.考夫曼(Ross Kauffman)

觀後心得 :

一部紀錄在印度加爾各答紅燈區的那些孩子的驚人轉變。一名美籍攝影師帶著一群印度的孩子用相機記錄自己的生活,孩子獨特的構圖方式令人驚艷,幾部傻瓜相機,他們就變身為小小攝影師,拍出了令人吃驚的好照片。加爾各答的紅燈區內,命運最坎坷的人不是妓女,而是她們的子女,面對貧窮、苦難和絕望,這些孩子幾乎無法避免步上母親的後塵,也難以創造另一種生活型態。

此片提供了一種心理層面觀點,讓觀眾得以知悉或窺見角色與事件的內心和內幕。美國人想要拍印度加爾各答的妓女照片,多數人會認為那是存心不良,必定是好奇窺淫心理作祟,站在種族或經濟優勢的高度上來挖人隱私或憐憫送暖,創作動機不受認同,配合拍攝的意願與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小孩,讓一般人較難有戒心,何況是紅燈區長大的孩子,人手一台照相機去捕捉紅燈區影像時,可能受到的刁難、質疑或爭吵機率就少了許多,卻也可以透過攝影教學的過程,讓他們有了拿起攝影機進入紅燈區,甚至登堂入室拍攝紅燈區實況的護身符。導演的聰明之處,真的就在於找到了可以著力的一個創作切入點。

透過紀錄片得知,生活在紅燈區下的小孩,接受正常教育的機會少之又少,但小孩內心的純真,與豐富的想像力透過影像的表達,傳達出對於學習的渴望,
在美籍攝影師的帶領下,逐步接觸平面攝影的學習經過。孩童快門下的世界,單純直接而富有生命力,他們的作品也引起外界注意,頻頻受邀舉辦展覽。

但電影講述的其實並不是孩子們的攝影作品,而是西方世界對落後東方的一種人文關懷的故事;在紅燈區下的孩子變成小小攝影師,並利用他們所拍攝的照片創造經濟收益,用以幫助他們自己脫離悲慘的命運,爭取比較光明的前程。